农村农业在线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农村农业在线网!

首页 > 惠农政策 > 正文

三个维度看“十四五”粮食发展趋向

时间:2020-01-19 作者: 来源:
核心提示: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2017年,中国原粮的市场规模达到1.56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3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市场。在即将

  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2017年,中国原粮的市场规模达到1.56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3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市场。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会有哪些影响粮食发展的关键因素?整个粮食市场可能出现什么新趋向?在近日举办的2019中国粮油财富论坛上,同济大学教授程国强对此做出了展望和分析。

  根据程国强的梳理,中国的粮食市场在过去的40年扩大了2.4倍。程国强认为,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人口增长带来的消费扩张效应,以及收入增加引致的消费升级和结构变化。

  对于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市场会面临的新挑战和趋向,程国强指出,要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条件三个维度的角度来考虑。从供给侧看,我国农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供过于求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农业的五高一低问题依然突出,不充分发展导致竞争能力弱化。从需求侧看,人口增加消费升级驱动带来了粮食新格局。在2030年,我国将达到14.5亿人口峰值,十四五期间要面对人口的增加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叠加效应,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城镇化进一步深化。此外,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居民口粮消费逐步减少并趋于稳定、肉蛋奶等消费持续增加,个性化、多元化、绿色化、功能化消费增长。

  从环境条件看,中国发展的国际战略环境将发生颠覆性的新变化。

  程国强从消费需求、市场规模、结构变化三个角度对十四五我国粮食市场的新趋向做出了基本研判。

  食物消费趋势预测。食用粮总量将达峰值后慢慢下降,2020年我国的口粮消费量预计为2.85亿吨,若不考虑人口结构变化,至2025年口粮的消费量将增加到2.86亿吨(峰值),考虑人口结构变化,至2025年,口粮消费将降至2.81亿吨;肉类将持续增长,2030之后可能出现拐点。

  粮食市场规模与结构变化预测。

  十四五期间,口粮增加到峰值将不再增加,但是饲用粮会持续增加,其中饲用谷物会达到2.5亿吨的需求量,整个谷物的需求是6亿吨;大豆的需求总量约是1.2亿多吨,大豆进口还将有一定的增加;粮食市场规模会达到8.6亿吨的规模,相比现在增加了8000万吨到9000万吨。

  在程国强看来,十四五将是一个承上启下和闯关的关键时期。粮食原料扩容,产业链、价值链增值,这两方面的持续扩容升级会使中国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有潜力的,并不可替代的市场。在这个关键转折期,程国强强调,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推进粮食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此,就要加强高质量国内生产能力,高效率储备调控能力和高水平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三大领域建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农业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32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