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村观察 > 正文
六安 汪雨
那年有了雨,我出生了。名字里面有个雨字,而且还是汪着的。其实真的和雨没有多大关系,既不是因为雨天出生,更不是因为五行缺水,只是当年父亲在上海《解放日报》“朝花”副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散文 《革命路》,为了纪念这篇文章,我和姐姐出生后,就分别取名路和雨。
那年雨好多。上世纪90年代,我响应组织号召,下派到金安区九里沟乡九里沟村(现在应该是清水河街道)任驻村指导员,同去一位同志叫胡涛,后来我的班主任黄涛,也来了,两涛加汪雨,那架势,来势汹涌。 1991年就发大水了,村干部开玩笑说,你们三人一道,肯定会出大事情,那年全市降雨量大,山区更大,水库又泄洪,村里淹了三天;我天天背个汽车黑轮胎,参加抗洪救灾,有次在河堤上饿了一天,晚上大米饭就没有炒制的咸菜,吃了三大碗。大水落去后,隔壁村的书记一个人在墙角哭泣不止,他一直忙着救灾,家里那条看家护院的大狼狗栓在阳台上,愣是被淹死了。
哎,今年雨很少。特别是下半年,我们居住的城市突然一反常态,夏天过后,就基本没有降水,气象台说干旱50年不遇,农村吃水告急,很出名的毛坦厂中学所在乡镇也开始限量供水。山西的朋友发来消息,说他们10月份以来,不同往年,降雨充沛了,这雨是云游化斋去了吗?周末,我去扶贫村看农户家鱼塘,大地盼雨,塘底都皴裂了,不知名的野草还仿佛要吸干天地仅存的一点点水份。昔日碧波荡漾的万佛湖,库里池底已经有越野车在撒欢。好在11月中旬后,雨水断断续续,突然的一场小雪,让人猝不及防,惊喜万分,微信朋友圈的一下子鹊跃起来,似乎下了一场大雪!
盼雨喜雨的诗词,古往今来,不胜枚举,宋朝陆游的老师曾几的《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又作》,道出了他关心民瘼的情怀:“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
窗外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间或有雪籽敲打雨棚的清脆。今冬的雨,让人们盼望了好久.今冬的雨,好暖。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