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在线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农村农业在线网!

首页 > 农村观察 > 正文

猫冬

时间:2020-01-19 作者: 来源:

  淮北姚中华

    冬日,乡村寂寥无趣。

    树上难见鸟儿,河中看不到鱼影。有的是风,来无影,去无踪,一阵猛似一阵,似乎要把天地刮个底朝天。一场雪下来,天地白茫茫一片,村头露出几节树桩,像是几根腐烂的骨头。就连好事的狗,也找个避风的地方,蜷缩一团,眯起眼睛打盹。季节似乎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捆住了人们的手脚。人们蜗居在家中,俗称猫冬。

    记得儿时,一到冬天,父亲常常憋在家中抽闷烟。地里没有了农活,父亲反而显得局促不安,干惯农活的手脚,一回到家中,闲散下来,似乎没有安放稳妥的地方。父亲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东边瞅瞅,西边望望,看看东家是否生火,西家灶台几时冒烟,一日坐等三餐,对他来说是一种煎熬。操劳,像是骨头眼里长出来的天性。

    其实,在冬天,村中男人们大都和父亲一样,人在家中,心依然留在地里。一年的收成存放在米缸里、箩筐里,他们依然觉得缺少点什么。看不见庄稼,如同看不见自己的孩子,心里终究不踏实。

    母亲照例忙碌,拆拆洗洗,缝缝补补,一年四季,家中永远有一堆活计在等待着她。冬天猫在家中,最宜做的是针线活。伴随着针线长长短短,日子便好打发。最耗时间的是纳鞋底。一双鞋底,一针接着一针,针眼密集得像鱼籽,针线却要讲究布局对称。来了兴致,母亲纳鞋还能随手纳出个梅花来。其实,一双鞋底纳出来,再做上鞋帮,一双新鞋便大功告成。鞋穿在脚上,再俊俏的花朵沾上泥,踩在脚下,谁也看不见,但母亲依然乐此不彼。鞋底纳上梅花,是针线活的功夫。后来,母亲患了眼疾,再也拿不起针线,她便让大姐学着纳鞋底,也让她学着纳梅花。新鞋是母亲冬天的作品,也是给子女们准备的新年礼物。

    季节到了交九,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家中开始生火盆。粗糙的瓷盆平时是猫狗的食盆,到冬天用来烤火,没有瓷盆有时也用一只淘汰的洗脸盆代替,反正能烤火取暖就行。火盆里装的不是柴,也不是炭,而是稻草未燃尽的余烬。储存烤火的余烬,比较考究。稻草全部燃尽,剩下的就成了没有余热的稻草灰;燃不尽,留下的秸秆会生烟。因此,母亲在做饭的时候,就会有意让灶膛里的稻草燃到恰到好处,一边烧,一边拍打,既不让稻草燃尽,也不让它生烟,俗称“拍灰”。这样的余烬装到火盆里,既能保住火星,也不会产生烟雾。

    火盆里灰烬中闪动着暗红色的火星,像是一种诱惑。比我稍大几岁的大姐常常带着我们几个弟妹一边围着火盆烤火,一边在火盆里烤黄豆。黄豆粒放进火盆里,烤熟时会发出 “噼啪”一声炸裂声,引得我们争着去抢。大姐便让我们猜谜语,谁猜中,就奖励一颗烤熟的黄豆。大姐出谜面,我们绞尽脑汁,猜不出,急得挠首抠腮;要是猜出了,比吃上香喷喷的豆粒还开心。

    有时,火盆会放置在火桶里。火桶曾经是乡村最普遍的一种烤火工具,通常是木头做的,外形如桶,半人高,在半截处有一排木板,将下面放置的火盆隔开。人坐在火桶里,如果再盖上一条被子保暖,热烘烘的,比被窝还暖和。冬天,老人带着孙辈坐在火桶里,一边做针线,一边叙家常,是猫冬最常见的情形。

    我家没有木制火桶,父亲便用稻草编做了一只。稻草火桶外形和木制火桶相似,只是不耐用,还容易造成火灾。但在寒冷的冬天,有一只稻草编制的火桶,已经让我们十分开心。坐在暖烘烘的火桶里,如同偎依在温暖的怀抱里。

    屋外又开始下雪,纷纷扬扬,像天女撒花,只是下了半日,地上并没有积雪。那雪花如同没有筋骨的棉花糖,沾地瞬间就融化了。

    父亲说,这是水雪,看来地气上来了,天要转暖了。说这话的时候,父亲望着室外,望着远方,似乎看到了春天的影子。

    如今,村中依然有一些老人在冬天猫冬。只是,他们盼望的不仅仅是春天的讯息,还有外出打工子女的归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农业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32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