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参考 > 正文
咯咯咯2019年12月31日一早,在澄迈县文儒镇加月村的橡胶林地里,村民张昌进像往日一样,在这里巡视养鸡场。上千只山寮鸡在橡胶林里悠哉地觅食,2名员工在清扫场地。
1980年出生的张昌进是一位返乡创业者。2000年,张昌进大专毕业后,在广东省东莞市打过几年工,承包过道路建设工程。2015年回到澄迈县永发镇,承包土地,创业养殖鸡鸭。
事业小成之后,2016年,张昌进回到出生地澄迈县文儒镇加月村,重新办起养殖场,带动村民致富。
经过3年谋划、发展,如今在加月村,张昌进成为村民们口中的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他的养殖场由5个发展至23个,带动了7户农户,其中包括5户贫困户发展养殖。
创业屡受挫
2015年初,张昌进回到家乡澄迈县自主创业。在多年闯荡的磨炼下,张昌进乐观上进、吃苦耐劳。经多次与朋友交流后,他把创业目标定在鸡鸭鹅综合养殖上,在永发镇承包土地,办起了养殖场。
不懂技术怎么办?张昌进与懂技术的养殖户交朋友,虚心求取经验。然而创业没多久,遇上禽流感,张昌进养殖的7000多只鹅全部死亡,直接损失30余万元。见到这种情形,饲料场老板不愿再向他批发饲料,第一次创业的养殖场就此倒闭。
张昌进并没有放弃,四处向亲朋好友借钱,后来重开养殖场,并到其他市县大型养殖场学习养殖、管理等技术。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他渐渐成为一名专业的养殖技术员。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底,张昌进赚取了养殖以来的第一桶金,仅养鹅利润就超过30万元。
创办合作社带村民脱贫
初尝甜头,张昌进想到了出生地加月村的乡亲们。加月村是十二五建档立卡贫困村,村民以种植橡胶、槟榔等经济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佳。
2016年初,张昌进租了5处林地,设为养殖区,养殖本地山寮鸡,并发动村民一起参与养殖,提供种苗、技术、场地,并包销售。然而,当时只有两户村民参与养殖,其他村民们则持观望态度。
村民王桑浩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参与养殖一年多后,买了新摩托车,装修了房子。看到王桑浩收入不错,不少村民也渐渐加入到张昌进的养殖场来。
2019年5月,张昌进成立澄迈文儒梦之缘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加月村委会合作,采取农户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技术+劳力的入股方式吸引贫困户参与山寮鸡养殖,主动吸纳5户贫困户入股合作,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延伸产业链建孵化场
自2016年开始,张昌进的养殖场逐年扩大,发展至今拥有23个养殖场,山寮鸡存栏量达4万余只。然而,张昌进没有满足,主动前往广东学习孵化技术,并聘请了一位专业孵化技术员,计划将养殖产业链延伸至孵化。
去年10月,张昌进投资40余万元,在澄迈永发镇建起了孵化场,自主孵化鸡苗。文儒镇委、镇政府将澄迈文儒梦之缘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设为山寮鸡养殖示范点,并投入69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合作社,预计可使860余户贫困户受益。
今年还想建屠宰加工厂、打包,争取做完整产业链,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张昌进这样说。
注:站为公益性网站,若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本信息请与本站联系。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