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在线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农村农业在线网!

首页 > 草根人物 > 正文

大学生干农业 新农民评职称——福建龙岩市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时间:2022-09-08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乡村振兴局

  闽西大地的田间地头一片新绿,在龙岩市上杭县中都镇军联村聚胜家庭农场,500多亩新种下的早稻秧苗在丰沛的雨水浸润下茁壮生长。

  聚胜家庭农场的农场主、“8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梁永英是龙岩市有名的种粮大户。10年前,这个军联村走出的第一位女大学生辞去了省城的工作,回到老家流转65亩耕地种水稻。经过几年的摸索,农场规模逐渐扩大,流转耕地近900亩,购置新型农机具27台,建成温控工厂化育秧棚、炼苗棚、烘干房等共计4000多平方米,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农场每年粮食产量达1000吨以上,产值超450万元。

  怀揣新思维、新技术,对农业农村抱有深切情怀,在龙岩,像梁永英一样返乡发展农业的毕业生不在少数。2019年4月,这些“新农人”抱团发展,成立了龙岩市新农人协会,共同搭建起“新农人”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平台,梁永英被推选为协会会长。

  协会聚合了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合作社成员、家庭农场主、高素质职业农民、农产品电商、乡村民宿业主、乡土“网红”等多方力量。目前,协会共有会员235名,平均年龄36岁,30岁以下46名,占比20%;大专及以上学历194人,占比83%。协会推动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协作,为推动龙岩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精品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龙岩市积极探索构建具有闽西特色的乡村人才发展体系,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和“人才强市”战略整体布局,在资金补助、职称评聘、培训教育、推荐选拔等方面给予倾斜。

  2018年,龙岩市创新出台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办法,将农民作为一项职业纳入职称评定范围。3年多来,全市共有3批105名“田专家”“土秀才”获评中级职称,25名获评初级职称。市里在项目扶持、资金贷款、培训、招聘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激励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青年人才扎根基层、投入乡村振兴。

  培养更多具有龙岩特色的乡土技能型人才和能工巧匠,5月初,龙岩市永定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如期开班,90多名来自不同种养领域的农民参加培训,系统地学习起六月红栽培、茶叶种植与加工等专业课程。

  近年来,龙岩市持续实施“新农人”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村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提供培训补助。

  结合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龙岩市持续扩大培训覆盖面,实施1万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可为”新农人专项培训以及高素质典型农民、典型基地评选等活动。2020年以来,全市共培训扶持新农人初创之星、大学生农创标兵、十佳农民等先进典型145人(个)。

  (郑嘉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蔡茂楷)

  


原文链接:http://www.nrra.gov.cn/art/2022/7/8/art_23_1958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农业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32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