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在线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农村农业在线网!

首页 > 县域发展 > 正文

农家“椿”味丨新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时间:2020-04-01 作者: 来源:

    红网时刻3月30日讯(新田融媒记者 蒋军君 肖亚湘)让百姓通过一村一品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实现增收致富梦。近年来,永州新田县依托富硒富锶资源和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优势,立足本地农业资源,通过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逐渐实现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让成千上万的农民有了增收致富门路。新田县龙泉镇社门口村的香椿产业就是春日里百姓依托产业创收的缩影。

    素有树上蔬菜空中菜园之称的香椿,是春日里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走进龙泉镇社门口村,一眼望去,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成片的香椿树上,一根根嫩红的椿芽迎风飘扬,香味散布,煞是喜人。村里的种植大户程书金,正带领亲戚采摘着新鲜的香椿芽头。从2月份开始采摘,这已经是老程销售的第二波椿芽。把上面的嫩芽摘下来后,它还会长出新的,一般来说可以摘到五六月份。

    老程平时和妻子在外居住,几年前,他把村里兄弟姐妹的十几亩荒地流转过来,干起了红红火火的香椿种植事业。每到椿味飘香的季节,就回到家中,请人将椿芽摘下,行市好的时候每斤能卖到38元,一年下来有近5万元的收入。田地荒着,太可惜了,还能给家里创些收入,挺好的。

    社门口村有569户2114人,由于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差,村里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60岁以上老人和外出务工有困难的劳动力创收问题,成了该村的一大难题。后盾单位和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发现香椿因为具有健脾开胃、利尿解毒等功效,市场需求较为广泛。只要香椿一出芽,就有商家上门收购,种植香椿树成为该村发展特色产业的不二选择。从一户尝到了甜头开始,越来越多的群众栽种下了脱贫致富的香椿树,陈小英就是其中之一。

    像我们,年纪大了,去外面打工很难找到工作。在家里,重的农活也干不了。所以,种香椿还是比较划算的。陈小英一家,此前一直都以种植大豆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这些年,传统农作物的种植产量低、利润小,外出打工又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六年前,陈小英把荒废的土地全部种上了香椿树,虽然前期要经过施肥、剪枝、除草等系列精心管护,但每一道工序都力所能及,而且每年可以增收两到三万元。香椿一旦种起来,可以保好几年。而且树不高,采摘也轻松,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做得来。社门口村的7个自然村中,有120多户种植了香椿,全村总面积达200余亩,每年预计可为椿农和村集体经济增收近70万元。

    目前,新田县200多个行政村都实现了一村一品,并形成辐射效应,催生了龙泉镇东升村的蔬菜、陶岭镇东山村的豆蔬种植、三井镇大山铺村的脐橙等一村一品专业村。全县初步形成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红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农业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32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