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发展 > 正文
客户端济南3月8日电(记者王志)疫情防控期间,春耕农资供应和劳务用工等成了难题。在山东济南平阴县孝直镇和圣苑村,包了5亩地的村民王义军跟其他4户村民一起组成战疫农业生产互助组,大家牵手互助,仅用5天就种完五家的共20亩马铃薯。农时一点没误,工钱一分没花。王义军乐呵呵地说。
孝直镇是济南市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经过多年发展,这个镇形成5万亩无公害马铃薯夏玉米大白菜的三作三收种植模式,亩均效益近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也是全镇6万农民的饭碗。
春种马铃薯,各种农资必不可少。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孝直镇的菜农们在春节前就将春播需要的肥料备好放在家中,但竹坯、薄膜等其他农资还需要从东平、肥城等邻县现用现买。
若在往年,菜农一个电话,农资商就会送货到地头。但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菜农们的春播节奏。
疫情要防,土豆也得想办法种!孝直镇党委书记胡茂国说,镇里在东、南两个卡口设置专门的农资中转站,外地运输农资的车辆在中转站卸下货,经镇里严格消毒后,再由村民出车将农资拉回各村,既避免了疫情传播,又保证了春播农资供应。
王义军告诉记者,春种马铃薯涉及播种、灌溉、施肥、覆膜等多个环节,一气呵成,用工很多。以往,他们都是通过劳务合作社请外地的帮工队,一人一天100元工钱。
疫情期间,人员不能随意流动、聚集,播种马铃薯的工作量却没有减少,一家一户最多只有两三个劳力,不足以应付这么繁多的工序。
外地人不能用,就用本地人。在田间地头做技术指导的孝直镇农业办主任孙久明提议,组成战疫农业生产互助组。春播季节,村民大多不出村,谁家发烧、咳嗽藏也藏不住,就让相互有需要的邻居、地邻组成互助组,有人的出人,有机器的出机器,相互帮衬着把马铃薯种下去。
经过细化完善,孝直镇确定了互助组的四二一互助规范。四是四个不:有发烧症状的人员不用;年老体弱者不用;因疫情正在隔离人员不用;非本镇人员不用。二是两个必须:下地干活必须佩戴口罩;回家必须彻底消毒。一就是一个立即:发现有发烧人员立即隔离。
在镇村干部的组织带动下,孝直镇各村的菜农纷纷响应,陆续组成大大小小的互助组。从1月底到2月底,全镇5万亩马铃薯陆续播种完毕,前后仅用了一个月,与往年农时相差无几。
孝直镇镇长苏东润算了一笔账:按一亩地平均用工2人、每人一天100元计算,农业生产互助组为全镇菜农的5万亩马铃薯省下了千万元的劳务支出。
按照今年的行情,预计头茬马铃薯的价格不会低于4元/公斤,而往年平均价在3元/公斤,今年又会是一个丰收年。王义军满怀信心。(完)
(文章来源:新华社)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