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在线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农村农业在线网!

首页 > 农村观察 > 正文

老房子

时间:2020-01-19 作者: 来源:

  铜陵 张震

    母亲去世后,老房子就没人住了。六年多了,我回去很少,只要看见老房子,我就会想到母亲,心里就会痛。

    上次回去,还是去年春节,我带着女儿。过了淮河大桥,经五蚌公路,到五河县城以东10公里地的朱顶镇时,离家大约也就两三公里了吧,突然间又不想回去了。想到空空的老房子,冰冷的厨灶,再也见不到母亲锅上锅下忙碌的身影,我退缩了,失落感蔓延全身,在那熟悉的路岔口,我纠结了许久。女儿还小,一直凭她的记忆,在说奶奶对她的好,跟我回来,说是到奶奶坟前磕头。我又不忍心让她失望,止不住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走近被风掏空的故乡,已经看不见袅袅炊烟了。老房子前后都长满了杂草,枯叶落在地上,和土壤颜色无异。石灰墙被风霜侵蚀的斑驳陆离,红石条都可以看见了。就连房顶红瓦的檐壁上也长出了小草,腊月底,枯黄的根茎,了无生机。院子里光秃秃的柿子树,干瘪的葡萄藤,一眼望去,满目荒凉。还有门上残留着的多年前过年时我写的春联,如今早已褪了颜色。

    老房子前两间不大不小的猪圈,坍塌了一间。当年,村里人都说我是母亲养猪喂出来的大学生,我一直也不敢忘记。猪圈顶上码着母亲捡拾的柴棒,猪槽里青苔斑斑,很久没用了。钢筋围栏还在,猪圈门上的那把锁已锈迹泛黄。望着猪圈里散落的枯枝和渗水的槽底,我用手轻轻抚摸着,似乎可以感受到母亲手掌的温度,还能听见母亲唤猪吃食的“啰啰”声。

    老房子后门槛一块青绿色条石,一米五见方,台阶是父亲用碎石子铺的。我经常把青石条当床,炎热的夏天,铺上篾席,倒头就可以睡。我很熟悉麦瓤和豆秆在锅底燃烧散发出来的秸秆味,软软的、甜甜的,又如母亲的饭香,即便母亲故意不喊我吃饭,我也会一咕噜爬起来。这块青石条上,我睡过觉,吃过饭,是我童年最柔软的记忆。还记得与我女儿差不多大的时候,村子里的人总喜欢端着碗来我家串门,搛着母亲腌的咸菜,吧唧着嘴,还抢坐我的青石条,我自然是不同意的,他们就说我小气。就这样,在叔伯婶娘逗我的笑声中,我慢慢长大,现在想来,温暖的记忆,依旧怀念。

    推开老房子的门,灰尘很重,瞬间,我想到了母亲拾掇房屋的模样。母亲把笤帚绑在竹竿上,扫去屋脊和角檐的蜘蛛网,然后用湿布再擦拭桌椅门窗。她擦洗地很仔细,告诫我心灵和桌椅一样。恍惚间,我又看到了母亲忙碌的背影,只是锅灶冷的,空气里的霉味没有一丝烟火,我知道母亲再也不回来了。

    老房子还在,故乡也在,母亲不在了,回家,心痛,又温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农业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32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