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在线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农村农业在线网!

首页 > 三农动态 > 正文

广东农信社通过改制基本完成风险处置

时间:2020-01-19 作者: 来源:
广东银保监局辖内(广东,不含深圳)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1月18日,广东银保监局召开2020年辖区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工作会议。

  会议回顾2019年工作,分析研判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安排部署2020年主要任务。广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出席会议并讲话。南方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农信社已通过改制基本完成风险处置任务;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再上新台阶,辖内银行业各项贷款规模突破10万亿元大关。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推动处置不良贷款,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持续整治市场乱象,车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推动广东车险市场实现规模效益双第一。网络借贷风险持续下降,一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得到有力遏制。

  去年以来,银行业保险业深化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农合机构改制化险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贡献了广东经验。

  全省农信社已通过改制基本完成风险处置任务,累计化解风险包袱900亿元,辖内农商行数量达76家,改革成效获得国务院以及中国银保监会、广东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同时,广东银保监局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制定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明确27项工作任务。进一步争取简政放权,推动机构聚集发展,农垦财务公司顺利开业,支持上海保交所在南沙设立全国首个国际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创新完善跨境金融服务,助推大湾区发展。

  制造业贷款破万亿元创三年新高

  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广东银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再上新台阶。广东银保监局辖内银行业各项贷款规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率创近五年新高;保险资金在广东全省累计投资总额超9700亿元,比年初增长12.35%。大力支持广东制造强省建设,相关贷款规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5.38%,创近三年来新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大力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绿色信贷余额比年初增长超20%,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近37亿元。大力支持稳外贸,全年保险业累计为进出口企业提供5600亿元出口信用风险保障,银行业一带一路相关业务授信额度超7600亿元。

  据悉,广东银保监局积极组织开展百行进万企访百万企业等专项行动,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59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05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8.17个百分点,2019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贷款利率下降近1个百分点,其中5家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扶贫小额信贷实现能贷尽贷,产业精准扶贫贷款同比增长21.8%,62个保险扶贫项目提供风险保障1.45万亿元。支持生猪稳产保供,创新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2019年末生猪养殖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1%,保险承保生猪、能繁母猪2541万头。

  引导金融要素资源向大湾区聚集

  辖内银行业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运行平稳,但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裴光强调,要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控制金融部门杠杆率,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保持企业杠杆率稳定。加大信用风险防控力度,有效化解存量风险,严格控制增量风险,持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稳妥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压实各方责任。持续巩固乱象整治成果,深入推动网络借贷风险整治,有力遏制案件和非法金融活动,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会议要求,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辖内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自贸区建设,加强政策评估研究,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引导金融要素资源向大湾区和自贸区聚集,发挥好自贸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深化中小银行和保险公司改革,优化股本结构,改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引导保险公司回归保障功能,明确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农业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32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