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村观察 > 正文
秋高气爽百果香,又到冬枣最甜时。10月5日上午,在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吴家村,枣农李忠仁的枣园陆续迎来以家庭为单位的采摘客人。一到枣园,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拿着袋子钻进了枣林里,开始了愉快的冬枣采摘之旅。
为提升冬枣采摘的吸引力,黄升镇大新村正在试点打造冬枣科普基地,等明年冬枣成熟时,这里的大棚将出现多个品种冬枣竞相成熟的景象,冬枣采摘将从7月一直持续到10月。
在李忠仁家,一台筛选冬枣的机器正在运转,一大筐采摘的冬枣被倒进机器里,根据个头大小分为6个等级。个头越大等级越高,定价也就越高。不同等级的冬枣,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被装进泡沫箱里。李忠仁在桌上熟练地给每个泡沫箱缠上胶带、贴上商标,最后码放整齐,等下午统一送到快递网点。
“我是8月底开园的,基本每天都发200多单快递,买家全国各地都有。”李忠仁说,枣园开园以来,每天通过快递发往外地的冬枣达1000多斤,每天游客采摘的冬枣大约500斤,这两种渠道的销量能占到全部销量的一半以上。
作为今年镇上评选出的“枣王”,李忠仁的品牌意识很强,他多年前就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冬枣商标。被问到种植冬枣的“独门秘诀”,李忠仁笑着说:“其实没啥‘秘诀’,全靠自己摸索。我个人一直坚持少用化肥,多用土杂肥;少用农药,多用物理灭虫法。”
李忠仁和妻子目前种植了16亩冬枣,20多年来,无论是家里装修、添置大物件,还是供孩子上学,冬枣这个“增收果”为这个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沾化区,线下采摘+线上销售的模式已经成为冬枣销售的主流。从过去的卖给批发商,到如今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省掉的中间环节给枣农留下了更多利润空间,冬枣作为“增收果”“致富果”的成色更足了。(记者韩凯通讯员任宵巴真真霍向锋)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