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村观察 > 正文
日前,在位于胶州市铺集镇小屯村的上合禧柿共富产业园的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藤蔓上,草莓西红柿硕果累累,长势喜人,散发出阵阵清香,诱人垂涎。
有着20多年西红柿种植经验的村民谭光明,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红柿。“草莓西红柿的特点是脆、香、甜、酸,而且我们采用熊蜂授粉,自然成熟,是纯有机产品,利润大约是普通品种的两倍,保守估计一个大棚年收入十五六万元。”谭光明介绍。
小屯村拥有30多年的西红柿种植传统,为进一步拓展西红柿产业,培育本地特色农产品,铺集镇规划建设上合禧柿共富产业园,并引入镇级强村共富公司——青岛胶河澄月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规模化管理运营。
“一期建设面积450亩,总投资1.2亿元,其中12个温室生产大棚已完成建设,并已投入种植使用。”青岛胶河澄月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培刚介绍,二期项目也已进场施工。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西红柿年产量可达500余万斤,可吸纳周边村庄130余人就业。
铺集镇以山东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为抓手,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先后建成上合禧柿共富产业园、上合胶河源智慧农业融合产业园、上合食用菌产业融合示范园以及集保鲜、冷藏、排酸和包装为一体的恒温冷库,推动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数字化转型,夯实产业提质增效基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以上合禧柿西红柿产业为例,通过引入北京一家公司的数字农业技术,利用物联网数字孪生技术进行智慧化决策,实现节水22%、节肥15%、增产10%。目前,第一批西红柿陆续进入收获季,预计产量100万公斤,预估净收入80余万元。
铺集镇整合镇域特色农产品,深入挖掘小屯西红柿和胶州大白菜等农产品所蕴含文化价值,打造“遇见铺集·上合禧柿”等系列本土品牌,提升市场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引进客户订单化生产供应模式,打破了农民零散式销售的弊端。今年2月份,铺集镇与北京菜篮子集团公司合作签约,打通订单式种植销售渠道,为北京直供高端精品蔬菜,稳定了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供应链效率。
“通过整合区域‘碎片化’资源和要素,统一对接市场,实现专业化、品牌化、多元化运作,为共同富裕增加‘造血’功能。”铺集镇党委书记隋京龙说,“同时,我们坚持把新村融合、示范带动、共同富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组织力+市场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记者白晓通讯员高羚羚唐晓辉报道)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