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在线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农村农业在线网!

首页 > 农村天地 > 正文

日子要富 边疆要稳——洛扎县全力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纪实

时间:2021-06-12 作者: 来源:

  一大清早,采访组从洛扎县城出发,沿着国道219向扎康镇方向驶去,雄曲河两岸沟谷纵横,怪石嶙峋,光秃秃一片,局部地区因小气候零星长出一片片小树林,但最醒目的是在公路两旁大岩石上绘制的五星红旗、党旗标识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宣传标语。

  这是洛扎县2万多人民群众在向世界宣誓主权,告诉全世界这是中国,是他们的祖国。

  近年来,洛扎县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要求,下足“绣花”功夫,统筹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和抵边搬迁点(小康村)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基础固边

  驶出219国道,进入拉郊峡谷,这里是蜿蜒崎岖的山路,一侧悬崖峭壁,另一侧万丈深渊,加上绵绵细雨,脚下的道路更加泥泞湿滑,看得记者心惊胆战。经过一个多小时后,采访组来到平均海拔3675米的拉郊乡辖区,这里一年四季雨雪量大,年平均日照时间不足三个月,加上成片的大山,让人感觉进入了原始森林。

  走近拉郊乡政府所在地拉郊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宛如世外桃源、雪域秘境。在这里,一栋栋乡卫生院、乡完小、乡周转房,还有那一排排样式统一的民房呈现在记者眼前,在云雾缭绕的拉郊沟里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正是拉郊乡边境小康村。

  迎着小雨,采访组来到桑旦玉珍家,这是一栋240平方米的藏式二层小别墅,脑子灵活的她将房间合理安排,除去家人住的房间剩下的用来开茶馆、商店、家庭旅馆。“全部一共加起来,我个人一年能挣上4万块,老公有一辆卡车在外面搞运输,一家人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桑旦玉珍告诉记者。

  据了解,拉郊乡是洛扎县最早建设的一批边境小康示范村,由原乡党委书记古桑旦增带领乡领导干部、群众代表到麻麻乡等边境小康示范村进行考察,于2017年启动小康示范村建设,2018年11月入住,共69户,10880平方米,包含白玉地区的杰罗布村10户,如今已是五星红旗在此高高飘扬。

  借着边境小康村建设的东风,色雄曲河畔的色乡色村(三期)二组边境小康建设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我们选派乡镇干部和村民代表作为小康村项目建设监督员,定期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如期完成,使群众将来住得舒心、满意。”色乡副乡长旦增格桑说。

  

  思想稳边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古桑旦增为了一句承诺在拉郊乡坚守了32年。他说:“有时也想走,但意识到神圣国土不容侵犯时,不能丢下乡亲们不管时,面对无数次可调出大山的机会,我都只能婉言谢绝了。”

  当聊起古桑旦增守边固土的初心时,才得知他的母亲是时任生格乡人民公社的妇联主任,父亲是该公社会计,都是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是一代又一代的红色传承人。

  如今,在古桑旦增因工作成绩突出即将调整岗位时,他又把自己的儿子阿旺旦培送到了边境前线成为一名守边护土的“战士”。“我一定不辱父亲的使命,坚守自己的岗位,守护好自己的家乡,守护好自己的祖国。”洛扎县生格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阿旺旦培坚定地告诉记者。父亲的青春在这里燃烧,儿子的青春也将在这里绽放。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1999年,在雄曲河畔的次麦村,第一届居民委员会正式成立,选出的“两委”班子成员靠着不服输的狠劲带领次麦群众走上了一条强村致富的新征程。如今的次麦社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典型小康示范村,201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上一届“两委”班子开启了次麦村的发展致富路,新一届“两委”班子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高效推进稳边、固边、兴边工作。

  2018年,为了积极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作为社区主任的扎西平措带头拆掉自己刚住进去4个月的新房,损失20多万元。

  “无论是作为一名党员还是作为一名村干部,我都应该起这个带头作用,我们要通过实施边境小康村建设,全面提高边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边境群众固边守边的信心和决心。”扎西平措说。

  

  产业兴边

  洛扎县小康村建设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规划27个村的整体布局、房屋功能和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拉康、色、拉郊旅游区、边巴牧区、扎日粮油区”的产业格局,真正实现了产业兴边。

  2017年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的朗卡曲桑在学得一身本领后,毅然返回自己的家乡进入西藏罗宝藏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担任制剂室的负责人。这家藏药材开发公司从原材料的种植到研发到销售,充分吸纳当地老百姓就业致富,并且按照入股比例为拉康镇藏药种植合作社社员分红。

  为了拓宽群众的致富路,拉康镇结合本地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仅拉康社区辐射带动周边社区村民3200余名受益。

  68岁的次旺多布杰尽管年纪较大了,但思想思路一点都不老,他也想借着旅游发展的机会把自家小康村建设的房子用来开设家庭旅馆,同时再配套开设茶馆、餐馆,做到“一条龙服务”。

  “219国道、卡久旅游支线全面贯通后,全域旅游规划进入初设阶段,219国道沿线省份的旅游开发途径我镇,我相信我们的旅游经济未来可期。”拉康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达瓦对此信心满满。

  不仅如此,聋哑人普布扎西和肢体残疾的白玛顿珠都在洛扎县残疾人培训有限责任公司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同时家里还住上了新房,腰包里也有了钞票。

  “以前学过木匠也学过雕刻,想学一门技术养活自己,但都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而失败了,后面遇到了我的老师伍坚多杰,他教会我缝纫,使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养活了自己还能供弟弟上学,帮助父母减轻家庭困难,我很满足,我也相信我的明天会更美好。”白玛顿珠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总是带着满脸笑容跟身边的朋友说话。

  “作为公司的负责人,下一步,我将拓展业务范围,增加销售渠道,带领大家产业兴边,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希望。”洛扎县残疾人培训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曲白多杰告诉记者。(记者 杨小娟 胡荣国 朱楠 扎巴旺青 段敏 唐斌)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农业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32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