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在线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问农村农业在线网!

首页 > 一村一品 > 正文

做活村里水文章 乡村旅游正当时

时间:2023-12-27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乡村振兴局

  田畴披锦绣,沃野奏强音。入秋之后,长满水稻的稻田给柘城村铺上层层金黄地毯,7500亩高标准农田长势喜人,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秋去冬来,水利冬修现场人声鼎沸,机器轰鸣,15公里圩堤加固工程己拉开维幕。驻村6年第3次,水乡圩堤再次加固,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村民老代表汪维祝说,“每次加固,都预示着来年我们丰收更有保障啊。”

  几年来,驻村工作队先后争取水利项目上百万元,修建沙滩等5座排灌站,加固圩提,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投资水利,土方畴劳,仅荷叶地头埠滩个人投入就达372万元,兴修环城圩堤,达到50年防洪不遇标准。

  记得2017年初夏,为响应芜湖市委号召,我克服家庭困难,主动奔赴扶贫第一线——无为市石涧镇柘城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已是6年时光,从第七批选派干部接继第八批,我一直在村坚守。

  这里是典型深圩区,四面环河,十年九涝;拥有耕地面积8159亩,村辖38个村民组,1152 户、3958人。每到汛期,河水爆涨,圩堤漫破。2016年夏,圩堤再次漫破,几个自然村都损失惨重,水患成为村民最大隐患。如何变水患为水利,做活水文章?!就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必须直面难题。

  荷叶地自然村,是个滩涂区,也是我帮扶责任区。名字很诗意,可十年九涝,常发大水。之所以叫荷叶地,传说是因为何仙姑去每每经此,都见山洪爆发,大水漫灌,百姓遭殃,便心生怜悯,顺手向空中抛落一枝荷叶,随水涨落沉浮,救民于荷叶之上。

  传说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村民的庄稼,因洪水泛滥,颗粒难收,导致贫困。脱贫户蒋方云一直是我帮扶户,算是老朋友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们之间,还真的有许多故事。从水灾到丰收,再到脱贫致富,贯穿了整个过程。老蒋家就住在荷叶地,家中承包6多亩土地,三年二欠收,那时,他常坐在门口,抽着烟喝酒一脸愁。记得第一次走访,我心里一直嘀咕着,几亩地抽穂的稻子又被水淹,脱贫又泡汤了。老蒋急切的拉着我胳膊嘀嘀不休:"王书记啊,这可怎么办?你来村里搞帮扶,何时才能把这里的水治了?让我们的田地不被淹,有收成啊”。

  要想致富,除了先修路,这个村,还是应先治水。围绕1200多亩的水面资源,做活水文章,做起水产业,变水患为水利,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真正让这里变成乡村旅游的大花园,百姓脱贫致富的幸福园,就是我们工作队责任与使命啊。

  然而,治水钱在哪里?从哪里来?我立即召开村两委会,先统一思想,接着跑市、县水利局找项目,然后发动村干部在村里寻找在外创业能人大户,折腾一番,兴修水利真的事有了眉目。水利局派来专家实地考察,着手水利立项。更令人可喜的是,找到村里在外创业能人赵昌树,愿意回乡投资水利,兴建水庄,搞乡村旅游。协议达成:老赵负责治水土方工程。水利部门负责排涝设施建设。工作队和村两委负责发动村民筹劳。从夏到秋,水利规划,土方任务到配套工程,基本形成了“勾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防汛抗旱功能。乡亲们都很卖劲,开挖河沟,修渠打坝,从初露晨曦干到星星点灯,连续奋战了数月有余。荒滩地已经变成了旱涝保收、风景宜人的生态水庄。目前,濡北水庄这个“省级四星级农家乐”,集餐饮、民宿、垂钓、荷花观赏、特色种养等生态休闲元素,吸引周边游客达30万人次,带动就地务工50余人,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2021年春节,村里年味特别浓,家家炊烟升腾,腊肉飘香,五谷丰登。我又鼓励老蒋说:“明年夏季,我还村里干,工作队争取高标准农田就会开工,你早做准备,把几亩滩地改成‘稻虾混养’模式,不仅收到稻子钱,而且鱼虾更能卖上好价钱,亩产定能增收几倍哟”。

  又是一年春,工作队主动联系农村改革典型小岗村和浙江美丽乡村示范的安吉余村,带着村干部和致富能人参观考察,增强大家做好农村工作路径和信心。

  大家干劲更足了,结合荷叶地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在水庄接口处,修建了休闲广场、旅游公厕、停车场和村史馆。收集了村里名人和抗日烈士事迹、图片、实物,还复古了村头古井,效防明朝建了小木亭,题名为“状元井”和“状元亭”,传说明代无为学子进京赶考,饮得此水,便能高中状元。故事传出,还引来高考学子来取水拜奉。这样一规划,一折腾,既把几处村中小景连在一起,前呼后应,村里文化底蕴得以提升,乡村游元素基本齐全。

  老蒋也没有闲着,搞起“稻虾混养”革命。在水庄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学习种养技术。今年,劳务加种养收入达6万余元。年底收入,着实让人惊喜,除去种子化肥等生产成本,一家3口人均纯入超一万有余。据统计,2023年稻虾轮作,仅此项就为村民亩均增收2000余元。

  目前,驻村工作队又邀请来乡村旅游的设计规划团队,结合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和土地复垦的实施,围绕全圩环城步道和农文旅全景乡村游项目,全力打造“小城大爱,浪漫水乡”目的地,把这个乡村旅游省级示范村做实做强做大,实现人们心中的梦里水乡。


原文链接:https://xczxj.ah.gov.cn/fpgz/zcfp/805115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农业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农业在线网 nync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6595号-132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